孟郊贾岛,唐代诗坛的双星,他们的名字早已成为了诗歌艺术的代名词。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其人生坎坷,诗歌充满了愤懑和悲苦。贾岛,字阆仙,人称“诗奴”,唐代诗人,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淡淡的忧伤和哲思。小编将围绕孟郊贾岛,探讨他们的生平、诗歌风格以及并称的由来。
1.诗坛双星:孟郊与贾岛
孟郊(751-814),唐代湖州武康人,生于昆山,字东野。少年时期隐居嵩山,性格孤傲,与韩愈友善。四十五六岁时才登进士第,后调任溧阳尉。郑馀庆为东都留守时,孟郊被任命为水陆转运判官。郑馀庆镇兴元后,孟郊又奏为参谋。孟郊的诗歌风格独特,以艰涩孤峭著称,被后人尊为“诗囚”。
贾岛(779-843),字阆仙,人称“诗奴”,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人。早年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做过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等小官。贾岛的诗作以清奇、意境深远而著称,被后人尊为“诗奴”。
2.“郊寒岛瘦”的由来
孟郊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这一说法最早由宋代大文豪苏轼提出。苏轼用“寒”来形容孟郊的诗风,用“瘦”来形容贾岛的诗风。孟郊的诗作充满了孤独和骄傲,而贾岛的诗作则常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3.诗风独特:孟郊与贾岛的诗作风格
孟郊的诗作风格艰涩孤峭,充满了愤懑和悲苦。他的诗歌中,常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例如,他的名句“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就表达了他对诗歌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感慨。
贾岛的诗作则以清奇、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等名句,展现了贾岛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4.并称“郊寒岛瘦”的意义
孟郊和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不仅是因为他们在诗歌上有着相似的风格,更因为他们都是遭遇不济,官职卑微,一生穷困潦倒。这种相似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的诗歌充满了愤懑悲苦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5.“诗奴”贾岛的人生轨迹
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傲岸,如“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的这种性格和诗风,使得他成为了唐代诗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孟郊和贾岛,两位唐代诗坛的巨匠,他们的诗歌风格独特,人生经历坎坷,却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