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与林徽因,这对***建筑史上的传奇人物,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踏遍山西古建筑,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群学书院特别启动了“重走梁思成林徽因暨***营造学社古建筑寻访之路”的系列活动。以下,我们将详细回顾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山西的古建筑考察路线,感受他们的探索精神。
系列活动启动,追寻历史足迹
为了庆祝梁思成与林徽因对古建筑研究的贡献,群学书院推出了“重走梁思成林徽因暨***营造学社古建筑寻访之路”的系列活动。这项活动计划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带领参与者追寻这两位伟大知识分子的足迹,体会他们心灵深处的思考与感悟。
梁林信念,唐代建筑之谜
梁思成与林徽因坚信,在中华大地上一定还留存着唐代的木构建筑。他们的信念源于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壁画《五台山图》。1937年6月,梁思成与林徽因及***营造学社的同仁前往山西,历经艰险,终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找到了唐代的木构建筑。
1934年汾阳考察,圣母殿初见
1934年夏天,梁思成与林徽因前往山西汾阳考察古建筑。在太原的颠簸汽车上,林徽因的目光被一座深远的出檐吸引,那便是高大的屋顶下由雄硕的斗栱承托起的圣母殿。这次考察,为他们的古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同考察,初见木塔
林徽因在大同结束考察后,因照顾家中刚满一周岁的梁从诫,未能随梁思成至应县。他们在大同的考察却留下了珍贵的记忆。尤其是首次见到木塔时,那种未见时的念念不忘、初见时的惊喜,以及告别时的不舍,都在林徽因的散文《山西通信》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山西古建筑,历史见证
山西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杨慧侠表示,时至今日,在山西的县城、村落间,仍会有人提醒:“你站的这个戏台,可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山西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古建筑考察的重要基地。
考察途中,平郊创步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考察途中,曾主持调查、测绘北平近郊辽代古建筑蓟县独乐寺,这是我国第一次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此后,他们又调查了宝坻广济寺、正定隆兴寺等古建筑。
“栋梁”展,传承精神
2021年,纪念梁思成诞辰12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栋梁”展,随后沿着梁思成和林徽因事业的足迹开启巡展之路。从梁思成的故乡江门,到东北大学、创建中的清华大学等,这些展览旨在传承他们的精神。
考察路线地图,记录历史
梁思成山西古建考察路线地图,记录了他们当年的足迹。查理看世界在抖音发布的这条视频,已经收获了174个喜欢,成为了记录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古城墙
90年前,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行的山西古建筑考察之旅第一站来到大同,他们详细测绘勘察了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大同古城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通过以上回顾,我们得以一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山西的古建筑考察之路,感受到了他们对***建筑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他们的足迹,已成为***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