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庭抗礼,相庭抗礼近义词

2025-02-20 08:12:47 59 0

“分庭抗礼”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宾主相见时的礼仪,原指宾主分站在庭院两侧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如今,它被广泛用于比喻地位、实力相当的人或团体之间平等相待或互相对立的关系。小编将深入探讨“分庭抗礼”的内涵及其丰富的近义词。

一、“分庭抗礼”的释义

庭:庭院。

抗:对等。

分庭抗礼:原义是客人与主人分立在庭的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后用来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

二、近义词详解

1.平分秋色

词语释义: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平分秋色常用于形容在竞争或比赛中双方实力相当,最终结果平局。它来源于古代诗词,如宋·李朴《中秋》中的“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2.平起平坐

词语释义: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平起平坐强调的是地位的平等,不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权力上,双方都处于相同的位置。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人们之间的平等关系,如“他与皇帝平起平坐”。

3.等量齐观

注释: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等量齐观强调的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即使事物本身有差异,也应给予同等的重视或评价。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种忽视事物本质差异,一视同仁的观点。

注释:匹:相当;敌:对抗。指双方力量相当,能够对抗。 匹敌强调的是双方力量的相当,能够形成对抗的局面。常用于形容两个或多个势力在实力上不分上下。

三、成语演变与引申

分庭抗礼最原始的意思是指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来,人们从子路“万乖之主,千乖之君,见天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这句话中,引申出“分庭抗礼”这个成语。

四、应用场景

分庭抗礼现在有时用指互相对立、对抗,互不相让,或搞分裂,如在国际关系、商业竞争等领域。

“分庭抗礼”这一成语,不仅蕴含了古代礼仪的智慧,更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平等、对抗等关系的理解。通过深入探讨其内涵及近义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