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怎么定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案件时有发生。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究竟如何定罪呢?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
1.侵占罪的核心在于非法占有目的
侵占罪的核心在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包含了几种典型情况:
-代为保管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例如,甲帮乙保管贵重物品,之后却想据为己有。
对他人遗忘物不归还:如在餐厅捡到顾客遗忘的钱包后不归还。
对埋藏物私自占有:倘若在施工时发现地下埋藏的古币等财物,私自占有。2.***意侵占他人财产的立案标准
***意侵占他人财产符合一定标准会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标准如下:
-侵占金额达到5000-10000元以上:各地会因经济水平调整。 行为必须为***意侵占: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
3.代为保管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定罪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的,涉嫌侵占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
-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较大,拒不退还。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4.诈骗犯罪中的非法占有行为
在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物后,往往对诈骗所得财物实施隐匿、挥霍等难以或者无法追回的实际处置,或者采取各种措施规避被害人追索或者侦查、调查。
5.非法侵占他人土地财产的定罪
依据我国法律,构成侵占罪的侵占他人土地财产主要指的是,行为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如土地、财产等,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
6.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立案条件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可以立案。侵占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应当立案侦查。
7.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对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当从融资项目真实与否、资金用途、有无归还能力等方面综合认定。对于以欺骗手段募集资金,擅自变更投资项目,将资金投资具有更高风险的项目;在资金使用上不考虑资金使用成本,未尽到合理使用义务;不考虑项目是否具有还本付息可能性;在资金使用上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等情况,均可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8.以借用为名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定性
以借用为名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应当从行为人采取的主要手段和被害人有无处分财物等方面进行判断。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交付财物,在被害人同意行为人携带财物离开现场后,即可认定为非法占有。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定罪依据主要包括侵占罪、诈骗罪等,具体定罪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遇相关法律问题,建议继续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