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其一,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楼望远的壮阔景象,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国忧民之情。小编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背景、译文及赏析,带你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诗人陈与义生平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自幼聪颖,才思敏捷。陈与义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繁华与南宋的战乱,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译文赏析
(1)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译文: 过去就听闻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把吴地和楚地从东南方向分隔开来,整个天地好像日夜都在湖水中漂浮。亲朋好友们没有一点音信,我年老体弱又身患疾病,只能寄身于这孤独的小舟之上。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靠着栏杆远望,不禁涕泪横流。
3.艺术特色
(1)意境雄浑: 陈与义在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将天地、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2)情感深沉: 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命运的深切忧虑。
(3)结构严谨: 全诗八句,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层次分明。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事,尾联抒情,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4.创作背景
陈与义创作《登岳阳楼》之际,正值南宋初年,***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压力。诗人为了躲避战乱,从河南邓州迁往湖南岳州(今岳阳)。在这首诗中,他抒发了对***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诗史价值
《登岳阳楼》其一不仅是陈与义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为后人所传颂。
《登岳阳楼》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领略到了诗人的才情,更感受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