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为本科生提供系统的近现代历史知识教育。小编将围绕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框架搭建,结合相关指导内容,详细解析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1.论文框架把关
在撰写论文之前,首先需要搭建一个清晰的论文框架。这包括确定论文的问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指导学员搭建论文框架,给予修改建议和逻辑梳理,确保论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合理。
2.数据方法指导
数据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指导学员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并确认数据采集和获取的方向,这有助于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分析方法指导
根据学员的选题和学校的论文要求,帮助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这涉及到对历史资料的解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4.实证分析讲解
对拟使用的模型或案例进行理论定义及原理的讲解,指导学员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针对学员在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
5.课程适用对象与基本信息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所有专业学生。课程代码为1201110002,学分为3,学时为48,授课时间为大一。该课程是公共必修课,先修课程为思想道德与法治,后续课程为***思想。
6.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对高职院校本科生“***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学生来源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
7.拟定写作提纲的作用
拟定写作提纲是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的过程。通过文字符号使思路系统化、定型化,形成中心突出、层次井然、疏密适宜的论文格局。
8.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张静如先生认为,任何学科都应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中共***史当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
9.期末设计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设计包括近代史期末设计和拍摄花絮等,通过视频等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10.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也包含了***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考察学生对近现代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篇符合《***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要求的论文。从框架搭建到数据分析,再到实证分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