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勒和布朗,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
1.教师成长三阶段
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它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这一理论旨在揭示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特点和关注焦点。
2.关注生存阶段
在关注生存阶段,教师们刚刚步入教学岗位,主要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会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是否喜欢我?*()
同事们怎么看我?()
领导觉得我干得如何?()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班级的经营管理、对教学内容的精通熟练,以及上级的视察评价等方面。
3.关注情境阶段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逐渐进入关注情境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焦点转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关注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处理课堂问题、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状况?()
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时,他们进入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关注点从教学情境转向学生本身,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需求和成长。
*如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个阶段,教师致力于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5.弹性思维与教师成长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弹性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棘手问题,教师应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在合作中,教师应凸显“三共”特征:采取平等友善的沟通方式,与家长、同事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三个阶段的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路径,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