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类旁通的意思,触类旁通的出处

2025-02-15 12:07:37 59 0

触类旁通的含义

触类旁通,这是一个源于《周易·系辞上》的成语,其拼音为“chùlèiángtōng”。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当我们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后,可以由此及彼,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成语“触类旁通”最早出自于西周·姬昌的《周易·系辞上》。原文中提到:“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句话强调了通过类比和推理,可以掌握天下所有事物的规律。

成语“触类旁通”中的“触”指的是接触,遇到;“类”指的是类别,种类;“旁”指的是旁边,别的;“通”指的是懂得,了解。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在句子中,成语“触类旁通”一般用作谓语、定语。例如:“他的学习方法就是触类旁通,因此他总是能够迅速掌握新的知识。”

与“触类旁通”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问牛知马”、“知一万毕”、“问羊知马”、“以微知著”、“闻一知十”、“推而广之”、“融汇贯通”、“自学成才”、“一点就通”、“一通百通”等。

以下是一些使用“触类旁通”的例句:

1.我在学习数学时,发现触类旁通的方法非常有效,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他的经验丰富,总能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让人佩服不已。

3.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他能够触类旁通地理解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

4.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快速提高。

成语“触类旁通”强调了通过类比和推理,可以掌握天下所有事物的规律。这个成语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善于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到规律,进而推知未知的事物。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