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长江大桥,跨越长江的钢铁巨龙
沪通长江大桥,作为我国沿海铁路大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座跨越长江的钢铁巨龙,更是展示“***制造”和“***创造”实力的标志性工程。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桥梁的辉煌历程。
1.桥梁概况
沪通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和南通市通州区之间,全长11.072千米,其中公铁合建桥梁长6989米。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四线铁路,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
2.桥梁结构
沪通长江大桥主桥为(142+462+1092+462+142)m斜拉桥,通行4线铁路、6车道高速公路。主梁采用钢桁梁结构,箱桁组合截面,设置3片主桁,桁宽35m,桁高16m。桁梁不同区段分别采用Q500、Q420、Q370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材。
3.桥梁建设历程
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可追溯至2014年,当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在经历了7年的艰苦建设后,2019年12月28日,沪通长江大桥实现全桥合龙。2020年6月,大桥正式定名为沪通长江大桥。
4.桥梁意义
沪通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缩短了上海与南通之间的时空距离,更为我国沿海铁路大通道提供了重要的过江通道。大桥也是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5.技术创新
在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工程师们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全焊接钢桁梁、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桥梁的施工效率,也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社会效益
沪通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完善我国铁路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有效缓解苏南地区交通压力,为沿线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7.环境保护
在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大桥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如桥梁基础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减少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
沪通长江大桥作为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实力,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座跨越长江的钢铁巨龙,必将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