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几科,高中高考考几科?揭秘高考科目及选科模式
近年来,高考改革不断推进,关于高考科目的讨论也愈发热烈。高考究竟考几科?高中阶段应该如何选科?小编将为您一一揭晓。
1.高考科目解析
目前,我国高考科目包括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学考等级考)两部分。
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50分。
学考等级考科目为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需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每门科目满分也为100分。
2.高考选科模式
2024年起,高考不分文理,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为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的1门首考科目;“2”为从化学、生物、地理、***四科中选考2门。
选科组合: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选科组合也有所不同。例如,想读理工科的学生,常见选科组合是“物理、化学、生物”或“物理、化学、技术”。想读军校的学生,选科组合为“物理+化学”。想读警校的学生,可选“物理+化学(***技术类)、***(***类)”。
3.新高考改革省份选科模式
第三批启动新高考改革的8省份采用了“3+1+2”选科模式。在保障学生选择权的对学生的选科做出了适当限制。
在3门选考科目中,首先物理、历史必选其一且不能兼报,其次可从化学、生物、地理、***四科中选考2门。
4.学考等级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历史、思想***、地理、化学、生物学6门。
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
普通高中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高一年级最多允许考4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全部合格性考试。
5.高考改革的意义
高考改革旨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改革,有助于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高考科目及选科模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了解高考科目和选科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