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怎么计算,降雨量怎么计算合集

2025-03-11 13:47:19 59 0

降雨量计算

降雨量,即在特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情况的重要指标。它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进行计算,是防洪、农业灌溉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数据。

1.降雨量的定义与分类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4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250毫米。

2.降雨量的等级划分

降雨量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24小时的降雨量。具体如下:

-小雨:24小时降雨量10毫米以下;

中雨:24小时降雨量10~24.9毫米;

大雨:24小时降雨量25~49.9毫米;

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99.9毫米;

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249.9毫米;

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250毫米。

3.短时强降雨与暴雨预警

暴雨天气并不一定是主观感受上的“狂风暴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遇到降雨强度特别强但持续时间较短的短时强降雨。当某一地区的累积降雨量在12个小时内将达50毫米或当前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时,就会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4.降雨量的测量方法

测量降雨量需要用到雨量筒。降水时将雨量筒垂直放到地面,6小时降下来的雨雪在雨量筒中全部融化成水,就是6小时的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融化盛水就是24小时的降水量。若没有雨量筒,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再将接到的雨水称重即可。

5.常见的雨量计

常见的雨量计有翻斗式雨量计等。翻斗式雨量计主要由承雨器、上翻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等部件组成。雨水通过承雨器汇集后流入上翻斗,当雨水积累到一定量时,上翻斗翻转,将水倒入计量翻斗,从而实现降雨量的计量。

6.流域降雨量的计算

流域降雨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等。在面积较大的流域,最好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的平均降水量。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