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关爱尤为重要。“供养亲属”这一概念,不仅体现了家庭之间的相互依赖,更彰显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保障。什么是供养亲属?他们又包含哪些人呢?
1.供养亲属的定义
供养亲属,是指因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他们不仅是家庭成员,更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2.供养亲属的范围
根据规定,供养亲属包括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具体来说:
-配偶:包括已婚的配偶和再婚的配偶。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包括直系血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孙子女、外孙子女:包括直系血亲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3.成为供养亲属的条件
要成为供养亲属,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年龄:一般要求为60周岁以上,或者不满18周岁,或者因工(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健康:无劳动能力,即不能从事劳动以获得收入。
关系:与因工***职工存在直接的亲属关系。4.供养亲属的权益
供养亲属享有以下权益:
-享有因工***职工的抚恤金、遗属津贴等。
在因工***职工的遗物中,有权获得分配。
在因工***职工的工作单位,享有优先就业权。5.供养亲属的赡养责任
赡养不仅是经济上的供养,还包括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等多种形式。子女有义务在生活上照料父母,在精神上给予慰藉,不能仅以金钱支出的多少作为衡量依据。
6.未成年人监护人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如果没有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监护能力,有监护能力的兄、姐应当担任未成年弟、妹的监护人。
7.孝道的意义
孝道总体上有利于社会和***的稳定与安宁。无论是天下太平还是***危难,统治者选择贤臣良将的标准多半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供养亲属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让我们共同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