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赏析
1.作者简介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他是***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
2.诗词背景
《沁园春·雪》是***于1936年创作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陕北的窑洞里,凝望着北国的雪景,感慨万千,遂挥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
3.诗词赏析
3.1描写雪景
词的开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北国雪景图。作者用“冰封”、“雪飘”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雪后的北国,给人以寒冷、宁静的感觉。
3.2借景抒情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意。长城、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这片雪景中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3.3雄壮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以“银蛇”、“蜡象”喻指山川,展现了山川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
3.4豪放风格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诗人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4.诗词影响
《沁园春·雪》一经问世,便在当时的文人圈子里引起了轰动。***甚至发动全体高官,要求每人写一首《沁园春·雪》的对词,可见这首词的影响之大。
5.诗词评价
《沁园春·雪》不仅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词,更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它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这首词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被广大读者传颂。
6.诗词传承
在国庆75周年之际,各地书协纷纷举办书法创作活动,以《沁园春·雪》等伟人诗词为题材,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不仅是对***等伟人的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