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彰显了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小编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这一论断的内涵,以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紧密联系。
1.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核心驱动力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生产力各要素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力的质态具有决定性影响。从工业革命的历程看,从18世纪的蒸汽机到20世纪的电子计算机,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技术的双重属性:物质与精神
技术是生产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物质设备,即“硬件”,属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是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软件”,属于劳动者范畴。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技术这一先进生产力。
3.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
在当代,科学和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过程日益加速,科学和技术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这种紧密联系使得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4.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发展
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5.***论断: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6.江泽民思想: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力
江泽民***的重要思想,不仅坚持了***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而且进一步指出在“先进生产力”中,科学技术是它的“集中体现”、“主要标志”。这一新论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的新判断新肯定。
7.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8.***理论:科技创新引领时代发展
1978年,***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0年之后即1988年,***同志又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同志这一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论断的内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