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字千金”的由来
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书成之后,吕不韦将“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据说,由于这部书编得实在精妙,或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竟无人敢尝试改动一字。这个故事因而流传开来,引出了“一字千金”的成语。
2.成语的出处与历史人物
“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对应的历史人物正是吕不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与吕不韦相关的这个典故,成为了后世对文字尊重和崇高的象征。
3.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打赏而来。首开打赏先河的是汉代,如汉代四川才子王褒便屡被打赏。据《汉书·王褒传》,王褒文章文采飞扬,汉宣帝刘询听说后,将他征召入京,常将他和张子侨两人带在身边,“所幸宫馆,辄为歌颂”。但文章并不是白写的,汉宣帝会根据文章的质量进行打赏,这也体现了文字的价值。
4.其他相关成语
与“一字千金”类似的成语还有:
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掷千金:花钱大手笔、满不在乎。形容铺张浪费,含贬义。
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一刻千金: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闭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极美,使得月亮和花朵都感到羞愧。5.千金的由来
“千金”这一词语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途中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于是她以千金作为代价,将伍子胥送出了楚国。
6.《吕氏春秋》的意义
《吕氏春秋》这部书,不仅是“一字千金”典故的出处,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它集成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吕不韦通过这部书,不仅展现了其博学多才,也体现了其对知识的尊重和崇敬。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字千金”这一成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文字价值的体现,也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