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死而后已的意思

2025-03-10 01:22:26 59 0

“死而后已”是一个源于《论语·泰伯》的成语,其内涵深远,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高度赞美,也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的深刻诠释。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一个人为了完成一种责任,不畏艰难,奋斗终生的坚定决心。

1.成语的含义

“死而后已”中的“已”意为停止,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死了以后才罢手。它形容的是一种为了完成某种责任或使命,不辞辛劳、奋斗终身的精神状态。

2.成语的来源

“死而后已”这一成语最早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孔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士人应当具备的坚定意志和责任感。

3.成语的用法

“死而后已”作为一个成语,其用法较为灵活,可以作谓语、宾语或分句使用,常用于赞扬那些为理想或事业奋斗终身的人。

4.成语的褒义色彩

“死而后已”含有明显的褒义色彩,它是对那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的一种高度评价。

5.近义词与反义词

与“死而后已”含义相近的成语有“鞠躬尽瘁”、“摩顶放踵”、“全心全意”等,而与之相反的则有“虚度年华”、“半途而废”等,这些成语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事业和人生的态度。

6.成语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死而后已”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民族或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仁人志士,如“他一生都在为科学事业奋斗,真正做到了死而后已”。

7.成语的精神内涵

“死而后已”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是一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责任的坚守,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8.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种精神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追求卓越,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9.成语的启示

“死而后已”这一成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责任,勇往直前,不懈努力。

10.成语的传承

“死而后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当得到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领悟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