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罪,欺诈罪的立案标准

2025-03-09 21:27:20 59 0

欺诈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欺诈罪的立案标准对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金额

1.诈骗金额起点为三千元。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1.非法占有是一个主观状态,而人的主观状态,显然要通过外部行动才能确认。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个特征,实际上已经隔绝了大部分的行为。

诈骗罪的情节严重程度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4.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

5.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诈骗手段特别***劣*

诈骗金额巨大

造成严重后果

1.法定最高刑为财物被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机关受理审查确定案件性质。

2.如果构成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的,法定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不构成犯罪的,治安案件追诉期限为六个月,受害人可在六个月内报警,由***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

3.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民法典中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欺诈罪是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追诉标准。对于涉嫌诈骗的行为,受害人应及时报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提高警惕,预防诈骗犯罪的发生。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