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开关与热敏电阻,两者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温度变化来调节电气性能的关键元件。小编将深入探讨热敏开关与热敏电阻的区别,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应用场景。
1.热敏电阻的原理与特性
热时间常数
热时间常数是指热敏电阻在零功率状态下,当环境温度突变时,电阻体温度由起始温度变化到最终温度的63.2%时所需的时间。这个参数对于了解热敏电阻响应速度至关重要。
热敏电阻通过自身通电升温1℃所消耗的电功率称为耗散因子。这个参数反映了热敏电阻在升温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情况。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这种类型的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适用于需要温度补偿的电路中。
2.热敏电阻与热敏开关的区别
功能与应用
热敏电阻与热敏开关在功能、应用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热敏电阻主要用于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而热敏开关则主要用于电气设备的温度控制和保护。
在开机之前,热敏电阻温度比较低,所以电阻比较大,可以很好限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开机之后,热敏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从而允许电流顺畅通过。
3.热敏电阻的类型
根据温度系数不同,热敏电阻器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TC)
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
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当NTC热敏电阻受到温度变化时,其材料内部的导电粒子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增加,从而降低电阻值。
4.热敏电阻的应用
TC消磁元件
TC热敏电阻作用是消除彩色阴罩以及地磁等杂散磁场对彩色画面的影响。普通彩色电视机中的自动消磁电路一般由两部组成,即消磁线圈和消磁电阻。
NTC抑制开机浪涌
采用NTC抑制开机浪涌的电源设备,不能频繁开关机。需要等NTC冷却,恢复至其冷态阻值后,才能再次开机。否则,安装NTC的意义就没有了。
热敏开关与热敏电阻在电气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应用场景,对于设计高效、稳定的电气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这两种元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