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发展八种模式

2025-03-09 20:49:57 59 0

林下经济,作为我国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不仅提高了林地的综合利用率,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小编将详细介绍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八种模式,以期为我国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林禽模式

林禽模式是指在林下空间开展禽类养殖,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为禽类提供自然生长环境。这种模式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生态环保等优点。

2.林畜模式

林畜模式是指在林下空间进行家畜养殖,如牛、羊等。这种模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林地肥力,同时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3.林菜模式

林菜模式是指在林下种植蔬菜、菌类等经济作物。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市场提供新鲜蔬菜。

4.林草模式

林草模式是指在林下种植草类植物,如牧草、药材等。这种模式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

5.林菌模式

林菌模式是指在林下种植食用菌类,如香菇、平菇等。这种模式具有投资小、回报高、技术简单等优点,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6.林药模式

林药模式是指在林下种植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同时为我国中医药事业提供优质药材。

7.林茶模式

林茶模式是指在林下种植茶叶,如绿茶、红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同时为茶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8.林花模式

林花模式是指在林下种植花卉,如菊花、牡丹等。这种模式有利于美化环境,同时为花卉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实施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昌县以林长制为抓手,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充分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全县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约18万亩,年产值达数亿元。以下是会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

1.创新林下立体复合经营模式通过“林上果+林中蜂+林下药”的山地立体循环新模式,推动产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提高林地综合产出。

2.统筹财政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2022年,会昌县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55亿元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用于支持27个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林下经济产业化水平。

3.采取多种经营模式会昌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国有林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扶持培育多家企业和合作社,通过流转经营、联合经营等形式促进林下种养业全面发展。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高效林业生产模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