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全诗

2025-03-09 20:39:54 59 0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不仅道出了诗人对归期的无奈和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也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经典名句。

1.诗篇背景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创作于唐朝晚期,诗人当时身处巴蜀之地,而亲友则在长安。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远方的亲友,表达了他对归期的渴望和对亲友的深切思念。

2.诗句解读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归期的无奈和不确定。这里的“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而“归期”则指的是回家的日期。

3.巴山夜雨的意象

“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一幅巴山地区夜晚暴雨的景象。这里的“巴山”指大巴山,位于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秋池因暴雨而涨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增添了诗人的羁旅之愁。

4.西窗剪烛的愿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诗人想象着与亲友重逢后的情景。这里的“何当”意为何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重逢的渴望。诗人想象着与亲友在西窗下剪烛,共同回忆巴山夜雨的时光。

5.寄北的意义

诗题中的“寄北”指的是寄给北方的人,因为长安在巴蜀的北边,所以说“寄北”。“北”可以是指诗人远方的亲友,也可以是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6.诗篇情感

《夜雨寄北》通过巴山夜雨的意象和诗人对归期的渴望,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羁旅之愁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7.诗篇影响

《夜雨寄北》不仅是***古典诗词的佳作,也是李商隐诗歌的代表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它仍然被广泛传诵,成为人们表达思念之情的经典诗句。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