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沙洲,寂寞沙洲冷苏轼

2025-03-09 18:23:55 59 0

寂寞沙洲,寂寞沙洲冷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作中,不乏表达孤独与寂寞之情的佳作。“寂寞沙洲,寂寞沙洲冷”这句诗,更是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千古绝唱。

月夜孤鸿影,寂寞沙洲冷

在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这句“寂寞沙洲,寂寞沙洲冷”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夜的沙洲上,感受着无尽的寂寞与凄冷。

月亮与梧桐,孤鸿影的映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这寂静的夜晚,月亮孤独地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人声已静。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只孤鸿,它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缥缈。

寂寞沙洲的孤独,心灵的共鸣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用“幽人”来形容自己,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那只孤鸿,仿佛是他的影子,一同在这寂寞的沙洲上徘徊。

惊起又回头,有恨无人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当孤鸿惊起,回首望去,却发现无人能理解它的恨意。这恰好是苏轼内心的写照,他的孤独与寂寞,无人能解。

寂寞沙洲的冷,心灵的坚守

“寂寞沙洲冷”的“冷”,不仅仅是环境的寒冷,更是心灵的孤寂。苏轼在沙洲上,忍受着寂寞与凄冷,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苏轼的书画理论与创作

苏轼的书画理论集中保留在后人辑录的《东坡题跋》中。这本书以毛晋辑刊的津逮秘书本《东坡题跋》为底本,并从《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中选取蕴含苏轼重要书画理论的文章、诗篇进行点校。

《蝶恋花·密州上元》的寂寞与冷

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中,苏轼写道:“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在这首诗中,苏轼以“明月如霜”来形容月光,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与“寂寞沙洲冷”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轼与秦观的友情

三年前,秦观去世,苏轼闻讯悲伤不已,将最后两句诗写在扇面上,并写下“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以此缅怀他最喜爱的弟子。这份深情厚谊,让人感慨万千。

寂寞沙洲,永恒的回忆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诗,不仅是苏轼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悟,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独特诠释。在这寂寞的沙洲上,苏轼留下了永恒的回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