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

2025-03-09 07:07:58 59 0

胃肠间质瘤:深入了解与诊疗指南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约占胃肠道***性肿瘤的1%-3%。小编将详细介绍胃肠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及最新的诊疗指南。

胃肠道间质瘤的显微镜下特点

胃肠道间质瘤的显微镜下特点主要包括细胞学形态和组织类型。研究表明,70%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呈现梭形细胞,20%为上皮样细胞,包括梭形/上皮样细胞混合型和类癌瘤/副神经节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术界公认非梭形/上皮样细胞的细胞学形态可基本排除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特征

胃肠间质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的诊断特征是细胞表面抗原CD117(KIT蛋白)。与胃肠癌不同,胃肠间质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

肿瘤破裂情况及GIST危险度分级

肿瘤破裂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肿瘤破裂的情况包括肿瘤完整性受到破坏(破裂)、合并或不合并肿瘤组织细胞溢出、血性腹水、肿瘤部位胃肠道穿孔、分块切除肿瘤、肿瘤切开和肿瘤内解剖。文献认为以下4种情况不纳入GIST危险度分级的肿瘤破裂范畴:肿瘤部位的黏膜缺***、肿瘤向胃肠道腔内破裂或造成消化道狭窄。

肿瘤的治疗方式

对于无症状、较小的胃肠道间质瘤(直径小于2厘米),经过病理评估后,如果属于良性可无需治疗,只需要定期监测,目的是了解病变的进展状态。若患者存在转移性,需要对患者采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内镜超声在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内镜超声是一种能够将消化管壁的五层结构进行清晰显示的诊断方式,也是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常见方式。内镜超声能够用于术前指导和评价中。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类型

良性胃粘膜下间质瘤:如果小于一公分(长在胃部的胃肠道间质瘤小于两公分),基本都是良性的,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性胃粘膜下间质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胃肠镜手术等。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临床肿瘤学会(CSCO)更新《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

***临床肿瘤学会(CSCO)更新了2022版《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此次指南更新全面覆盖了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部分。在转移性胃肠间质瘤二线治疗中,指南将瑞派替尼Ⅱ级推荐提升为I级推荐。

如何获取《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

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CSCO2023)后台对话框回复2023胃肠,即可获取DF全文版本。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了解胃肠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及最新的诊疗指南,对于患者和医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