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共振现象解析
在浩渺的自然与人类的智慧结晶之间,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有一种现象,让桥梁的设计者们如履薄冰——那就是大桥共振现象。
1.共振原理
共振,顾名思义,是指当外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匹配时,物体会出现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在大桥结构中,共振现象可能导致结构破坏,因此了解大桥共振原理对于大桥设计和安全至关重要。
2.影响共振的因素
大桥的共振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桥梁的结构、外界风力、车辆行驶等。桥梁的结构对于共振现象起着决定性作用。桥梁的结构会影响其固有频率,从而决定其容易产生共振的频率范围。
3.桥梁共振的历史案例
专家初步认为:这是一种极其偶然的频率的巧合,就是共振现象。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共振会产生如此大的晃动,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不过,共振确实是存在的,我想说一点我个人的经历。
4.单摆共振现象
从上我们可以一个,单摆的振幅在存在外部激励时,是与外部激励的频率有关的,单摆的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的频率越接近,振幅增大越明显,当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
5.风力对桥梁的影响
风的作用下结构会产生以下影响:(1)过大的风力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形,结构的附属物被吹落,结构吹动;(2)风力的不同方向和速度也会对桥梁产生不同的影响。
6.历史上的共振事故
我觉得,很多人第一次“见识”共振的威力是从这个故事开始的: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时,一支法国小分队路过铁链悬桥,由于部队整齐的正步步伐频率恰巧等于或接近大桥的固有频率,大桥共振振幅过大而坠断,淹死了许多人。从此以后,军队过桥都采用齐步走。
7.现代桥梁设计中的共振预防
现代桥梁的设计往往会将共振因素考虑进去,通常步频不会与桥体发生共振,但共振的危害依然防不胜防,比如1940年通车的塔科马海峡大桥,仅仅投入使用四个月后就在微风的吹拂下坍塌。
8.特殊风况与桥梁晃动
桥梁专家分析认为,桥梁遇到特殊风况会晃动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涡风桥面晃动比较大。不久前长江鹦鹉洲大桥也出现类似现象。此次虎门大桥桥梁两侧增加了施工期间的水马设施,桥面有明显改善。
9.共振的潜在危险
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有一定的物理常识,你会知道这就是共振的威力。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震动频率,如果多人在桥上走达到相同的频率,很可能引发共振,使桥坍塌。
10.桥梁安全与共振分析
共振越强,大桥摆动扭曲的幅度便会越大,好在共振不强,及时拆卸了水马,没有酿成桥毁人亡的事故。根据现有掌握的数据和观测到的现象分析,虎门大桥悬索桥结构安全可靠,此次振动也不会影响桥梁的整体安全。
11.流体力学中的卡门涡街现象
事实上,大桥“异常”抖动或晃动的状况时有发生——这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卡门涡街”。比如,2010年,俄国南部伏尔加河的大桥就曾发生波浪状的“离奇”摇晃,当时好几辆正行驶在桥上的车子也因此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