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疫苗诈骗来袭,疫苗新型诈骗
近年来,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疫苗进行诈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疫苗诈骗手段,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1.利用HV疫苗稀缺性进行诈骗
HV疫苗主要是为了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由于需求量大,有时会短期供应不足,需要预约接种。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代抢”、“代预约”九价HV疫苗的虚假消息,引诱受害人主动联系。
2.冒充疾控中心散发诈骗信息
骗子会冒充疾控中心,发送含有引诱性链接的短信,声称是“交费接种新冠疫苗”。这些链接实际上是钓鱼网站,一旦点击,切勿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
3.社交群交费诈骗
不法分子会在社交群内发布疫苗交费的信息,声称可以代为预约接种。实际上,这些信息都是诈骗,目的是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4.陌生号码来电诈骗
受害人可能会接到冒充“防疫中心”的陌生号码来电,声称需要支付疫苗费用。这种来电也是诈骗,切勿相信。
5.冒充疫苗工作人员诈骗
有些不法分子会伪造成疫苗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加好友,声称需要了解信息。这些行为也都是诈骗,大家应该立刻拉黑。
6.正规途径预约疫苗
在预约接种疫苗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如官方渠道或正规医疗机构。不要轻信任何非官方的预约信息。
7.提高防范意识,警惕新型诈骗
骗子们永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蹭热点”的机会。尽管这些诈骗手段将电信网络诈骗的“老套路”换上了新冠疫苗接种的“新皮”,但大家仍需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面对疫苗诈骗,大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信息和来电,通过正规途径预约接种,避免上当受骗。也请将此信息转发给身边亲友,共同提高防范意识。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