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藤井树,和藤井树停留在最好时光读后感

2025-02-27 01:23:01 59 0

《和藤井树,和藤井树停留在最好时光》读后感

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夏日午后,我偶然间翻开了一本名叫《和藤井树,和藤井树停留在最好时光》的书。这本书,如同岩井俊二的《情书》一样,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感伤的世界。

1.《情书》中的音符与芭蕾

岩井俊二的“歌”十分悦耳,而他的“芭蕾”则在很大程度上更耐人寻味。《情书》便是“歌手的芭蕾”了。在这部作品中,岩井俊二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个藤井树的故事,以及她们与爱情、生活的交织。

2.暑假里的唯一爱好

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当我在书页间穿梭,仿佛与藤井树们一同漫步在青春的田野上。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如同藤井树轻柔的声音,在耳畔回荡。

3.好奇心的驱使

一天午后正昏昏欲睡,突然在房间角落看到一本书金光闪闪,信手拈来,我立刻被上面的书名吸引了,在好奇心驱使下,立即翻阅起来,竟兴致大增,睡意全消。这本书,就是《和藤井树,和藤井树停留在最好时光》。

4.电影改编的遗憾

中山美穗和酒井美纪两个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也深入我心,而电影所改编的一些部分也许是恰恰是我觉得不太喜欢或者不全情理的部分,比如说图书馆的“主公”随意地撕毁上架时图书的一页,比如电影删减书中说到渡边博子去小樽时进去过藤井树以前的学校等等。

5.电影的滤镜与情感基调

《情书》采用了一种偏阴冷的滤镜,一方面我觉得是电影整体是一个e的情感基调,更能烘托出这种压抑的氛围;另一方面是想体现出“女藤井树”一家和博子一个因为父亲的离去,一个因为“男藤井树”的离去而困在过去的回忆里无法走出,这也是本部电影两条线的根源。

6.藤井树的形象

没错就是《情书》里那个藤井树!18岁的柏原崇美得简直让人想犯罪好吗!可谁能想到这个被誉为"

世纪末最美少年"

的男神,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大叔?到底是什么让昔日的男神沦落到这个地步?

7.暗恋的遗憾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自己的野心没有完成,而是一份暗恋之情。人为什么会流泪,因为是眼睛代替了嘴巴说出的悲伤。想起片中那一处很令人感慨的小细节:少年藤井总喜欢借阅许多罕有人爱看的书籍,在借书卡上乐此不疲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藤井树”,木讷又可爱的少女树觉得“那真是个有趣的名字”。

8.藤井树的精神世界

谢谢你把姥姥照顾得很好;谢谢你学会了潮州话,在她离开前握着她的手,为她唱起童年的歌谣;谢谢你给她买了豪华的墓地,她想要豪华的墓地,只是希望好风水能让子孙繁荣兴旺,看到墓地的人会说:“这里住着一位伟大的女人。”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青春,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美好回忆,在藤井树的陪伴下,再次熠熠生辉。和藤井树,和藤井树停留在最好时光,这是一种永恒的青春,一种永不消逝的美好。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