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战:协同作战的未来形态
1.联合作战的定义与重要性
联合作战(JointOerations)是一种多军兵种或多军队作战力量的作战方式,它们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共同实施作战。这种作战形式在战略层面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
2.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发展
联合指挥作战体制是在军队指挥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对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并最终实现了指挥体系的高度一体化。
3.联合作战系统的细分
根据实战布局和作战需求,联合作战系统可以细分为各战区作战系统、陆军作战系统、海军作战系统、空军作战系统等多个子系统,以及近程、中程、远程等不同范围的作战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协同,共同构成完整的联合作战体系。
4.联合作战系统中的智慧华盛恒辉
智慧华盛恒辉联合作战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它集成了先进的指挥控制技术,能够为联合作战提供高效的支持。
5.作战指挥控制的工作效率
作战指挥控制的工作效率主要受组织体系结构、科技发展水平、指挥手段运用、外部环境干扰等诸多因素影响。在现代战争的复杂不确定性下,指挥机构在维持作战体系有序运行的过程中会面临重重挑战。
6.完善军事治理体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军事治理体系,在完善机制、理顺关系、提高效能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促进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创新聚合增效的抓建模式,推动我军建设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7.人机协同与作战效能
人机协同可以为分散化作战的部队赋能,并能够动态重建杀伤链,从而减轻单点故障对体系的影响,尽量避免对手从分层对峙效应中获益的机会。人机协同和人机合作有助于部队部署成本更低、更具消耗性的资产,以保持稳定的压力节奏,更快速地形成闭环杀伤链,形成“有求必应”式的作战模式。
8.联合实兵演习的意义
“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系列联合实兵演习,陆海空天电网等作战单元无缝链接,情报信息、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作战要素有机融合,这些演习对于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9.联合作战体系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各国一体化作战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说明,联合作战从外在的一体化跨向内在的一体化,实行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统一作战是体系作战的基本特征。体系融合作战反映了一体化联合作战机的内在一体化。
10.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组建
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强军兴军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历史性进展。打造与之相适应的联合作战工作模式,应强化合心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动员教育,使联合作战意识深入人心,使官兵认识到联合作战是系统与系统、整体与整体的对抗,所有参战力量是相互依存的。
11.步兵融入联合作战
步兵融入联合作战,是指在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下,以指挥信息系统为平台,根据作战需求,及时对接指挥关系,合理区分作战行动和保障路径。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步兵的作战效能,也使得整个联合作战体系更加灵活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