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名词解释

2025-02-25 04:36:58 59 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种名为“逆城市化”的现象逐渐显现。小编将深入探讨逆城市化的概念、原因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城市更新的背景

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建成区内的空间形态和功能,通过再开发、有机更新、综合整治及保护修复等改造方式,实现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的可持续改善、优化、升级的一系列活动。

城市更新的目标一般包括设施完善、功能优化、品质提升和历史保护等活动。

2.城市设计审查制度新加坡实行城市设计审查制度,形成了与审查制度相配套的城市设计预研究、法定化的城市设计导则、开发控制手册等制度内容,使新加坡的城市设计审查有据可依,审查主观性大为下降,更能稳定管控城市建设品质。

3.城市科学理论框架在理论方面,构建了以美—善—真为价值理念、引领文化—***—经济三大功能协调发展的城市科学理论框架,即把康德的“真善美”三元结构拓展为“真—城市经济功能—经济型城市化”“善—城市***功能—***型城市化”“美—城市文化功能—文化型城市化”。

4.逆城市化的概念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5.逆城市化的原因

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灵活性增加。

大城市工业向外寻找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6.逆城市化的表现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7.逆城市化的影响

逆城市化对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城市功能的分散、城市人口的减少等。

逆城市化也为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它既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逆城市化,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推动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