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的边塞情怀
1.词牌名与结构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一首以词牌名“浣溪沙”创作的词。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牌名,其结构为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2.那畔的含义词中的“那畔”指的是“那边”,这里的“云山那畔”可能指的是远离中原的边疆地区,象征着遥远和孤寂。
3.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吹断马嘶声”描绘了一幅边疆的萧瑟景象。北风凛冽,使得骏马的嘶鸣声都显得微弱,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4.深秋远塞若为情深秋远塞若为情”表达了词人在边塞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无奈。深秋的边塞,景色凄美,却充满了离愁别绪。
5.一抹晚烟荒戍垒一抹晚烟荒戍垒”描绘了夕阳下荒凉的戍垒和升起的炊烟,这一景象既是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悟。
6.半竿斜日旧关城半竿斜日旧关城”描绘了夕阳斜照下的旧关城,这样的景象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7.古今幽恨几时平古今幽恨几时平”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8.视频播放与作者介绍《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在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为262,弹幕量为0,点赞数为10,投硬币枚数为2,收藏人数为1,转发人数为0。视频作者凌老师的语文课,是一位构建自己语文体系的非典型初中语文老师。
9.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叶嘉莹,号迦陵,加拿大籍华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她对纳兰性德的词作有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10.词作背景与情感纳兰性德的这首词作于清代,反映了词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和平的渴望。词中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