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言笑什么意思,不苟言笑什么意思解释词语

2025-02-23 13:02:29 59 0

不苟言笑:庄重严肃的内涵与用法

1.成语释义

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不随便说笑,态度庄重严肃。它是一个偏正式结构成语,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或定语。

2.成语出处

成语“不苟言笑”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言行举止上应保持庄重,不轻率行事。

3.成语用法

-在句子中作谓语:例如,“他总是不苟言笑,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在句子中作定语:例如,“这位领导不苟言笑的态度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4.成语举例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又闻***学童,跬步必肃,言笑不苟。”《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5.常用程度

“不苟言笑”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算很高,但作为一个正面的形容词,它仍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中。

6.感情色彩

“不苟言笑”是一个褒义词,它传达出对某人严肃、认真态度的赞赏。

7.词语结构

-主谓式:由“不苟”和“言笑”两部分组成。“不苟”表示不随便、不马虎,“言笑”则指说话和笑脸。产生年代:古代,源自古代礼仪规范。

8.字义解释

-苟:苟且,随便。

言:说话。

笑:开心的表情。

9.示例句

-例句1:他总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例句2:这位教授在课堂上不苟言笑,让学生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苟言笑”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庄重、严肃,对待事物认真负责。这种态度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也能够提升个人的修养和气质。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