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什么意思,因地制宜什么意思怎么读

2025-02-23 10:33:46 59 0
因地制宜”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意指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这个成语在现代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

1.成语释义

因:*依据,根据。

制:制定,规划。

宜:适当的措施。

解释: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2.成语出处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因地制宜”。

3.成语结构

结构:偏正式。

用法:在句中作谓语。

4.成语典故春秋末年,楚昭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邻。吴越两国在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争霸天下,两国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策略。吴国根据自身水乡特点,发展水军;越国则根据山地地形,发展山地战。

5.成语举例谷峪《萝北半月》:“定个收入指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6.常用程度

7.感情色彩

8.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9.成语应用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能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不斷書寫中國式現代化。

10.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将实现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收获更强劲的经济动能、更强大的发展韧性。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有先立后破的勇气,统筹产业发展,既要追“新”也要提“旧”,使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产业发展,既要追“新”也要提“旧”,使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1.发展方法论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不同地区、不同技术路线、不同产业类型都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采取不同发展路径。

因地制宜”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成语,它强调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