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俗传统。它不仅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更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让我们一起揭开端午节的神秘面纱,探索它的多样别称。
端午节: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这个节日原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
端午节:多种别称的由来
端午节有着丰富的别称,如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这些别称的由来各具特色,其中一些与历史传说、民间习俗密切相关。
端午节:端阳节——太阳之阳的节日
“端阳”一词,取意于初夏时节,阳气始旺,正值夏日太阳之阳最为旺盛的时刻。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寓意着阳气最盛的日子。
端午节:龙舟节——纪念屈原的仪式
龙舟节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别称,源于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划龙舟以驱散江中的鱼虾,以免它们伤害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重午节——重复的午日
“重午”即重复的午日,因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既是午月的第一天,也是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第一时辰。端午节又称为重午节。
端午节:天中节——天地之间的中心
“天中节”是因为在端午节这一天,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这一天文现象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中心,因此端午节又称为天中节。
端午节:浴兰节——清洁身体的习俗
端午节又称浴兰节,这是因为古人在这一天有“蓄兰为沐浴”的习俗,以清洁身体、祛除邪气。宋代欧阳修在《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提到:“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节:女儿节——女性的节日
在明代,端午节又添了“女儿节”的称谓。《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端午节:粽子的节日
端午节与粽子紧密相连,因此又称为粽子节。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寓意着平安和幸福。
端午节:五黄节——五谷丰收的象征
端午节又称为五黄节,因为这一天正值五谷成熟,丰收的季节,象征着五谷的丰收。
端午节:诗人节——纪念诗人的节日
由于屈原是端午节的重要人物,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端午节,这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多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它通过各种别称,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