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成语故事,简短的成语故事200字左右

2025-02-20 09:51:22 59 0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故事。小编将精选几个成语,以简短的故事形式展现其内涵,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成语的魅力。

1.栩栩如生

成语“栩栩如生”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在梦中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犹自陶醉于梦中蝴蝶的栩栩如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艺术形象生动***真,就像活的一样。

2.哀而不伤

成语“哀而不伤”出自《论语·八佾》。孔子在评价《关雎》这首诗时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意思是悲伤而不至于过度悲伤,快乐而不至于过分放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感适度,做事有节制。

3.毛遂自荐

成语“毛遂自荐”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大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请缨,前往楚国寻求援助,最终成功解救了赵国。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经过他人介绍,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4.愚公移山

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故事讲述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5.闻鸡起舞

成语“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以此激励自己勤奋学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刻苦,不怕辛苦。

6.程门立雪

成语“程门立雪”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为了求学,不畏严寒,站在程颐门前等待,直到程颐起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求学心切,尊敬师长。

7.画龙点睛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画家张僧繇在画龙时,只画了龙身,不画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龙不点睛,怎么知道它是活龙?”后来,他点上了眼睛,龙立刻栩栩如生。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完美。

8.画蛇添足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故事讲述楚国有个人在画蛇比赛时,画完了蛇后,为了炫耀自己的技艺,给蛇画上了脚,结果反而输了比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9.狐假虎威

成语“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故事讲述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压其他动物,后来老虎被猎人捕获,狐狸也无处可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0.不义之财

成语“不义之财”出自《列女传·齐田稷母传》。故事讲述齐相田稷受贿献母,遭到母亲训斥后认罪退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物。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