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送花,网上送花圈犯法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送花和送花圈已经成为了人们表达哀思和祝福的一种新型方式。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引发了人们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小编将围绕“网上送花,网上送花圈犯法吗”这一问题,展开详细探讨。
1.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
在我国,***部统一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例如,莱山***依法严厉打击网民徐某为营...。这表明,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是违法的。
2.名誉权与人格权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污染环境犯罪668件1597人。这说明,在网络上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人格权等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
3.网络水军与网络暴力
东营***持续深化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多起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案件。例如,宋某开办工作室,通过网络发布广告招揽客户,购买大量二手手机和群控软件等工具,通过网络发布广告招揽客户...。这表明,利用网络水军和网络暴力等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是被严厉打击的。
4.传播网络虚假信息
传播网络虚假信息不仅包括传播内容本身是捏造、虚构、扭曲的失真信息的行为,而且包括通过人工或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虚假注册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干预信息呈现,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谋取非法利益,破坏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秩序的违法行为。
5.网络祝福与***意攻击
在网上,一句善意的夸赞,可能会让正处于低谷的人走出阴霾;一句跨越国界的祝福,可能就会成为外国友人爱上***的理由。网络上的***意攻击和侮辱他人的行为,却可能侵犯他人的人格权和名誉权。
6.侵犯他人权益的案例
安溪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张贴大字报侮辱他人等引发的侵犯他人人格权、名誉权、隐私权案件。这表明,在网上侵犯他人的权益是违法行为。
7.网络账号的违法行为
吴某某在网上浏览到被害人沈某某发布的“与外公的日常”贴文,遂下载并利用贴文图片在上述网络账号上发布贴文,捏造“73岁东莞清溪企业家豪娶29岁广西大美女,赠送礼金、公寓、豪车”。这种行为不仅捏造虚假信息,还侵犯了被害人的名誉权。
网上送花和送花圈本身并不犯法,但若涉及虚假信息、侵犯他人权益等违法行为,则可能触犯法律。在进行网上送花和送花圈等活动时,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