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沧桑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的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于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创作于明王朝灭亡之后。明末清初,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在这段避居岁月中,他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时光流转,故国往事
天启六年(1626年)十二月,一个雪后的傍晚,张岱带着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等登龙山看雪唱曲。由于天气寒冷,众人欲乘月唱曲的声音呜咽,只好作罢。这次经历让张岱感慨万千,归后他创作了五言古诗《龙山观雪》。同年,黄汝亨逝世,张岱到杭州南屏山黄汝亨故居游览。次年(1627年)四月,张岱到天瓦山房读书,感叹时光流转,故国往事如烟。
湖心亭看雪,诗意盎然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崇祯五年(1632年)。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心亭看雪的景象,展现了作者痴迷山水以及淡淡的忧国愁绪。文章首先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描绘了湖心亭的景色,以及张岱内心的感受。
寒意袭来,月光如霜
在《湖心亭看雪》中,诗人秋夜入山,感受到寒意袭来,这寒意不仅来自秋气,也来自月光。山谷和佛寺都沐浴在白光中,如霜似雪,如临冰界。第二联写山间的景色:月亮高悬空中,森然的众峰轮廓朦胧可见。夜晚的湖心亭,静谧而美丽,令人陶醉。
亡国之恨,家国之思
张岱生活在明末清初,1644年(顺治元年),他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后潜逃到山中写书。在《湖心亭看雪》中,他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痴迷山水以及淡淡的忧国愁绪,令人感慨万千。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在明王朝灭亡之后创作的代表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心亭看雪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恋和淡淡的忧国愁绪。这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令人陶醉。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