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瑰宝,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不苟言笑”,它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
1.成语释义
“不苟言笑”是一个偏正式结构成语,由“不苟”和“言笑”两个部分组成。“不苟”意味着不随便,不草率;“言笑”则指说话和笑。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随便说笑,形容一个人表情庄重、严肃,不轻浮,不随意。
2.成语用法
在句子中,“不苟言笑”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例如,在宋·释惟白《续传灯录》中提到:“其为人也;高古简俭;不苟为言笑矣。”这里就将“不苟言笑”用作谓语,形容一个人的品行。
3.成语示例
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野叟曝言·第六四回》中写道:“木四姐端庄贞静,不苟言笑,你怎说此话来?”在这里,“不苟言笑”用作定语,修饰“木四姐”,形容她的端庄和严肃。
4.成语来源
“不苟言笑”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清史稿·卷五○○·遗逸传一·朱元瑜传》记载:“...前天06:43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这里再次体现了成语的原始用法和含义。
5.成语情感色彩
“不苟言笑”是一个褒义词,它表达了对一个人严肃认真、不轻浮的态度的赞赏。
6.成语结构
“不苟言笑”的结构为偏正式,即第一个字“不苟”是修饰后面的“言笑”的,整体上形成一个表达特定含义的成语。
7.成语产生年代
“不苟言笑”作为一个成语,其产生年代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汉语成语宝库中的古老成员。
8.与邯郸相关的成语
邯郸市被誉为“***成语典故之都”,据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著名的“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不苟言笑”这种态度的推崇。
通过以上对“不苟言笑”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赞美那些态度庄重、严肃的人。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