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视感的定义
“既视感”顾名思义,就是“似曾相识”,对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这种感受让我们不禁怀疑,是否我们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真的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2.既视感与知觉和记忆的关系
“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了解为何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进行。
3.既视感是一种生理现象
既视感是一种生理现象,指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或听到一首歌时,可能会突然觉得这种感受似曾相识。
4.既视感是真实存在的
既视感是真实存在,有科学解释的东西,这不属于灵异事件。只是在大脑的想象中也出现过类似的场景。或者视觉来自大脑的联想,大脑联想到这张图片。
5.既视感的来源
「既」,源自古汉语,意为已经,如既定的事实或经验。而「即」,则传递出立即或现在的意思,常常用于描绘眼前的瞬间或直观的感受。当这两个字结合,「既视感」意味着一种熟悉而陌生的体验,仿佛过去的某个场景或记忆突然重现在眼前,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6.既视感与视觉的关系
4天前角膜位于眼睛最外层,形状固定;而晶状体可以通过睫状肌的作用改变形状,从而调节焦距,使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如果透镜组调节功能变得失灵,远处物体的图像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只能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视像变得模糊,眼睛就会发生近视。回到刚刚所说的,通...
7.既视感与感知系统
6天前将游客凝视解释成以饱眼福为目的的文化猎奇式旅游观光或观光型旅游活动,与追求务实性身心享受相对立,通过感知系统中最为突出的视感来抓取信息获得基本的心理满足。这种通过日常化的社会机制和景观诉求所产生和塑造的、搜寻奇异景观的眼光和视线,掺杂着游客自身的理解...
8.既视感与视觉光谱
5天前人眼可以感受的视觉光谱大约是400-700纳米,其中红色的峰值是570迈,绿色呢是535迈,蓝色是445迈,而恰巧我们原来提过的色彩感受的锥体细胞,在560纳米的位置上是最敏感,也就是在红色和黄色...
9.既视感的起源
1867年法国生理学家艾米丽·波拉克在其发表的书籍《精神科学的未来》中第一次定义,将之称为既视感(法语:Déjàvu,不懂也不知有没写错),后来又被称为海马效应、幻觉记忆。这种现象从上...
10.既视感的科学解释
科学界对既视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既视感的产生机制。不过,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可...